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艺术与科技专业介绍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8-05-04 浏览次数:0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 专业特色

基于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深度融合的基本理念,结合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内容产业,整合科技、设计、商业、用户、文化,以转形态设计教育理念为特色,在空间环境设计、信息交互设计、新媒体艺术、创意传播、智能产品、社会创新等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交叉学科基础和创意创新能力的高端复合型设计人才。

  • 专业优势

艺术与科技专业是2012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的特设专业,专业代码为130509

湖北省首批获批开设此专业的高校。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民办高校,加入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开放大学,与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泰国朱拉蓬皇家学院等11所知名高校开展教学合作。以跨地域、跨文化、跨学科、跨行业的跨界理念和方法,打破教育资源壁垒,实现机制体制创新,构建多方协同互补的创新链条。


二、市场需求

艺术与科技专业是面向未来设计的专业,目前传统的设计专业正面临转型发展,如何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等问题。跨学科教育已经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核心议题,充分打破现有设计专业边界,用系统化的设计思维与方法是解决新时代下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趋势。伴随科技发展,人工智能与万物互联的出现,智能产品、社会创新、参数化设计、系统创新等成为设计行业主导。新的时期、新的专业人才需求、新的设计方法、新的人才结构都预示着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是面向未来的全新学科。


三、培养目标

立足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素养、职业道德和视觉审美判断,熟练掌握艺术与科技跨学科设计思维与方法,具有扎实的设计思维、表达、沟通、策划和管理能力,兼具应用技术能力与项目研究方法的高端复合型设计人才。


四、毕业要求及授予学位

学生必须取得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必修课程的学分,修满各平台选修课规定的最低学分,合计最低取得180学分方能毕业,学业成绩达到我校授予学士学位条件的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体系

根据艺术与科技专业岗位群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建立:大认知、大创意、大表达、大社会四大核课程模块,分别对应大学四年教学计划。通过:自我认知论、设计形态学、设计创意学、设计视理学、设计发生学、设计管理、设计技术学、设计与社会八大跨界别核心课程为路径实践转形态的体系教学。成果面向:创意传播、智能产品、社会创新三大方向以及三大方向的协同工作。专业能力实现矩阵如下表所示:

表1:专业能力实现矩阵图

专业能力

能力要素

课程模块

主要实现途径(课程)


设计认知能力



掌握设计基础理论、形态基础,

了解自我形态、建构形态分类,建立设计形态库


设计认知

设计简史、人类简史、未来简史、时间简史、科技技术史、艺术史

形态认知

形态分类、形态功能转化、形态库的建立

设计构成能力


熟练掌握传统三大构成的知识与应用之外,学习智能(科技)构成、物理与空间、光与色彩、化学 生物 数学与图像生成的设计能力

形态构成

三大构成、电子电路与程序、物理与空间、光与色彩、化学 生物 数学与图像

设计创意能力

了解人类的意识,掌握艺术与科技的思维方法,学会利用意识(情感)来做设计

形态创意





形态表达

人类意识、设计意识、设计思维、情感设计

设计语言能力

通过中西方设计语言对比、设计视理学的学习,要求掌握科技与图像、造型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设计语言、设计视理学、图解力、语言与文字、五感的设计

设计表达能力

掌握视觉、产品、艺术等具体的表达方法,以及跨学科的解决设计的能力

设计发生学、再设计、时态设计、设计升维方法。

联合商业能力


掌握商业设计能力与设计管理能力,品牌设计与品牌管理,产品与用户思维、服务设计等

商业设计

设计管理、服务设计、设计心理学

联合科技能力

把之前学习的内容融会贯通,掌握联合科技解决设计的能力,通过艺术的媒体、行为、事件的实验,掌握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能力

科技设计

新媒体艺术

声音与音乐

事件与设计创新

社会创新能力

掌握用社会创新的方法解决具体设计问题的能力

社会创新设计

关怀的设计

系统创新

大设计


六、学科竞赛、科研及创新创业

本专业师资队伍由具备双师型能力的跨专业背景教师组成,累计获得:

  • 全国美展入选

  • 德国红点设计奖

  • 德国IF

  • 台湾金点设计奖

  • 台湾设计三年展 全场大奖

  • 各类科研项目和社会实践项目三十余项


七、校企合作

艺术与科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通过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与实施,促使实践教学从单项业务技能的训练走向综合训练,从基本训练走向强化训练。同时,导入校企/校政协同育人模式,与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开放大学、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科技设计分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标准分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社会设计分会、湖北省艺术设计行业协会、CDS中国设计师沙龙等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合作,可组织学生开展设计、策划等、交流学习、科研、社会服务等工作。可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体合作单位见下图:

2:校企合作一览表

序号

合作企业

项目名称

建设成果

1

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开放大学

加入粤港澳大湾区设计开放大学

与其他多所国际、国内知名设计院校联合培养、联合教学。

2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联合成立科技设计学院

会员单位

3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

师资培训、学生交流

副理事长单位

4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科技设计分会

师资培训、学生交流

理事单位

5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标准分会

师资培训、学生交流

理事单位

6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社会设计分会

师资培训、学生交流

理事单位

7

世界生态设计大会

参与《中国生态设计大会》的策划与执行

学生直接参与大会的策划与执行。

8

CDS中国设计师沙龙

参与CDS中国设计师沙龙 的展览与成果转化

国内200人以上大型活动

9

湖北省艺术设计行业协会

师资培训、学术交流

会员单位






邮编:430065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3号
招生办电话:027-88147227

Copyright @ 2009-20114 All Rights Reserved.
武汉工商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