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宋盈滨
作者:郑震威、王依
智者爱水,仁者爱山。我不是智者,但我却偏爱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在青山绿水、名山大川中找寻最美的风景。终于,我明白了,最美的风景不是灵动的水,亦不是沉稳的山,只有山水的融合才能交织出世间最美的景色!
Wise men love water, Benevolent ones love mountains.but I prefer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of nature, looking for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the green mountains and rivers. Finally, I understand,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s not moving water, nor is it a calm mountain, only the integration of landscapes can interweave the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the world!
设计构思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建造了各种形式的温泉度假村,但是由于我国对于温泉的开发起步比较晚,许多经验上的不足,从而忽略了对于与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历史人文以及建筑对于周边人与环境的影响,因而在温泉度假村的设计当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温泉建筑缺乏规划与自然风景难以结合、形式太过于单一,内容单调、片面的模仿国外的建筑,没有中国自己的特色等等。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借助于美学与艺术学去打造一个结合当地人文历史、地理气候、生态环境的、符合当地消费观念与社会需求的温泉康养馆。
1建筑外立面设计
建筑外立面设计
本次项目设计以“崇山崇水、山水崇阳”作为基本理念打造的康养馆,并且融入大量的温泉元素在其中,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地理气候、民宿民居等地域特色,考虑康养馆建筑的造型、取材,材料特性等等;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坐落在原始森林中保留了村落原始的山水格局,依山而建,成阶梯状向上的走势,类似于梯田。建筑造型独特,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并且隐于山林之中,能让游玩者在喧嚣繁忙的快节奏生活中享受一丝原始的静谧的康养馆。
2崇阳浪口温泉园区入口处设计
崇阳浪口温泉属于一个旅游景区,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景区规划设计被赋予了新的内涵,艺术化、人文化是景区规划的一个新风向标,本次设计就完美的体现了艺术化人文化这两大特点,在入口处大门造型上融入了“山”和“水”的元素,使大门造型设计新颖具有流线感,在入口往里走的休闲区,融入了跌宕起伏的泉水的元素和山的元素,将休闲区打造成高低起伏的三角形形状,休闲区后面的水池一层一层将山上的水引下来,打造了高山流水的效果,这些设计都体现了艺术化这一特点。在入口处增设了大量停车位,方便来往游客的停车,入口处配设休闲区,相应的指示标志和交通规划都体现了人文化的特点。
前期分析
1区位分析
区位分析
2SWOT分析
3人文自然条件分析
4人群活动
人群活动
5动物分析
动物分析
6能源利用
能源利用
7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
8水景小品
水景小品
9污水处理系统
10元素演练
11建筑分层爆炸图
12建筑立面图
建筑立面图
13入口景观立面图
入口景观立面图
14平面图
平面图
15全景效果图
全景效果图
设计以“崇山崇水、山水崇阳”作为基本理念打造的康养馆,并且融入大量的温泉元素在其中,结合当地的历史人文、地理气候、民宿民居等地域特色,考虑康养馆建筑的造型、取材,材料特性等等;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坐落在原始森林中保留了村落原始的山水格局,依山而建,成阶梯状向上的走势,类似于梯田。建筑造型独特,与周围环境相呼应,并且隐于山林之中,能让游玩者在喧嚣繁忙的快节奏生活中享受一丝原始的静谧的康养馆。
16建筑效果图
建筑效果图
建筑迎合本次设计的规划策略,保留了村落原始的山水格局,依山而建,成阶梯状向上的走势,类似于梯田。独特的“一院一泉”式造型为整个温泉康养馆的一个隐私性增添闪光点
造型方面则是融入了“山”的元素,康养馆屋顶采用30度倾斜,同时还铺设了太阳能光板,倾斜的角度更有利于太阳能的收集,还有利于排水。
17入口景观效果图
入口景观效果图
园区入口大门的融入水的元素,做成流线形状,门后景墙的设计,灵感主要源自于温泉水形成由大气降水渗入地壳热岩浆,最终转移到地表这一过程,并且融入山、水这一本土元素在其中。
展板展示
结语
本次崇阳浪口温泉康养馆园区的设计是以艺术化和人文化为风向标,充分融入“山”和“水”的元素,考虑当地的人文资源及古镇环境,使整个设计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创造性的运用“崇山崇水,山水崇阳”的设计理念打造一个舒适、自然、安逸的环境。温泉旅游以一种新的休闲旅游形态,对其园区的设计及案例研究探讨及总结,这对我们今后的设计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王依
作者:郑震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