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宋盈滨
作者:杨旋、吴思、董艳
不管你拥有了多么惊人的武器
也不管你拥有了多少可怜的机器人
只要离开土地
就像无根的树无法存活
No matter how amazing weapons you have or how many poor machines you have, as long as you leave the land, it is like a rootless tree that cannot survive.
设计理念
“蚂蚁森林”平台的出现,刷新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认知,体验用户群体以互联网为依托,使“蚂蚁森林”公益活动进一步的走入人们的生活。环保意识更加的深入人心,此次设计对服务基地空间设计作为切入点,结合选址地阿拉善周边环境特点进行设计,根据周边的交通、景点等特点选址布局。建筑设计依据元素的变形、解构结合当地有害风方向而定最终朝向和造型。在功能上满足服务区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外,结合科技的元素营造
服务型+体验式的特色景观。
整体空间布局
最朴实的感念
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走进自然
感受纯净的自然气息
放慢我们的脚步
感受沙漠景观的独特魅力
让公益在快节奏的潮流中慢慢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沙漠地形平缓中略带起伏,在空间的纵向关系营造上人为造小型坡地,建下沉广场,给人延伸的感觉。自然的、流动性的曲线为道路,领略自然风光,服务站功能与体验式景观相结合,在游客参与体验这一功能设置上,以给大家放空的空间,拥有亲近自然的机会。
服务站造型
一个公共服务的空间
一个自我奉献的空间
“服务”是生活中最真实的写照
利用沙漠元素打造服务空间
感受在沙海里徜徉的美妙
节能生态环保理念的诠释
节能、低碳、环保的材料让建筑诠释出更深刻的意义
浅黄色的花岗岩展示了沙漠空间的别样色彩
透明的玻璃映射出沙漠环境的特殊形态
充足的光照给予发展契机
“云端”建筑群
科技发展的缩影
科技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将会是新的契机出现。探索出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科技发展的作用力,找出新的平衡点,使自然环境与科学技术和谐发展,“蚂蚁森林”的绿色实践得到认可,提升“互联网+公益”的公信力。
虚拟空间的魅力,从理念到行动。
“云端建筑群”这个体验区通过模拟不同时期科技发展中环境的变化,从而运用科技为人们制造出不同的体验效果,让人可以真实的感受到过去、现在、未来三个不同阶段科技发展下环境的变化,让人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反思自己的行为,看到未来环境与科技共同发展的美好景象。给予思考在网络新时代中怎样拥有不一样的人生的契机。
公益就像是喝一杯醇甜的泉水,干净、清澈又耐人寻味。“蚂蚁森林”给了我们品味的机会,让我们握着手中的水杯仔细的去回味……
“蚂蚁森林”让我们揭开了“沙漠”的神秘面纱,领略到“沙漠景观”的奇特之美,让我们给予了“环境”新的定义,也让更多人感受到“环境”的特殊意义。
小组成员:三位小仙女
作者:杨旋
作者:吴思
作者:董艳
指导老师:宋盈滨
老师永远是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领者,在我们的设计过程中 宋老师帮我们分析问题 ,给予我们建议,帮我们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导我们更好地完成了此次设计,老师,谢谢你四年前收我们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