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系主任金龙老师、产品系教师钟亚鸣老师,于10.20日在湖北工业大学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后文简称“基金会”)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结业成果展。
该项目包括一个月的学习及两个月的制作时间,在此期间有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以及对中国传统榫卯文化深有研究的学者们,给榫卯结构家具创新人才培养的学员倾囊相授、答疑解惑。
图为大咖们的课堂
图为金龙老师设计作品
此产品用雕塑的灵感来体现榫卯结构的文化特色,将“棕角榫“的构建作为基础,三个榫头进行全榫卯结构的拼接,进行重构。同时利用展示艺术品的传统家具形式“几”来展现其特点,将榫卯的功能进行转化,赋予其独立的艺术价值。
在项目的过程中,老师们到达南京茅山艺术馆进行参观学习,杨金荣先生---国家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江苏工美红木文化艺术研究所所长,高级研究员;对金老师的作品给予高度的评价。
图为金龙老师设计作品
图为钟亚鸣老师设计作品
该产品的灵感来源于燕尾榫,传统的燕尾榫主要贡献是面与面的链接。该设计的出发点是提取古代的榫卯精髓,将燕尾进行变形应用,能够解决多体链接的问题。
作为一个连接件,作者将它应用在屏风上,解决了屏风的稳定性和延展性,使它可以多变,根据用户的居室空间可调整它的形态。全活拆的技术,让运输和制造上更加的便捷;也给用户一些安装的乐趣,让产品能和用户沟通起来。
木材,作为一种温暖的材料它本不该被人们遗忘。在平时使用中反复的触摸、交互其实更能传达出该榫卯链接的结构和技术,在调整形态的过程中,也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